海盗经济学
海盗的时代
假如穿越回18世纪,成为一名水手,在风云莫测的大海上讨生活,那么掌握你命运的东西至少有三样:船长、海盗,最后才轮到波塞冬。若时光机恰好设定在1716-1722年间,而且你又主要在加勒比海、大西洋或印度洋水域航行,那么恭喜——你有六成以上的概率会遭遇海盗。
据历史学家马克思·雷迪克统计,在那几年间,上述水域里的任何一年都活跃着大约一二千名海盗。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只有24个地方超过了2500人。这下你对“海盗猖獗”的感受要生动多了吧。
通常,海盗们各自为政,但西印度海盗也曾打造过令人叹为观止的“海盗舰队”。摩根船长就曾统领过一支由37艘船和2000余人组成的海盗舰队——就这规模,足以攻打西班牙在美洲大陆沿岸的每一个据点了。
落到海盗手里会发生什么?大多数官方记录和文学作品中,对海盗的描述不外乎无法无天、残忍狡猾、嗜赌好色、杀人如麻等等。想到要承受的羞辱和折磨,你会恨不得直接葬身鱼腹…… 然而,这些并不总是符合事实。事实上,也许像那个时期的很多水手一样,你最盼望的就是遇到海盗。不仅如此,或许还会求着加入他们呢!
时光机是指望不上了,但彼得·里森(Peter T. Leeson)的这本《海盗经济学》却可以带我们一窥海盗的秘密——不是打打杀杀的冒险故事,而是作为一类社区、一种组织,海盗群体内部的结构、运作机理和治理模式。彼得·里森是一位经济学家和资深编辑,其切入点自然落在经济学上。经济学家们倾向于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这为读者提供了与历史学家、社会人文学家不同的观察和思考视角。
下面撷取两三点做个简要介绍:
理性的动机:一起抢劫
十八世纪,等待被俘海盗的只有一种惩罚——绞死。惩罚如此严厉,为什么还会出现数量众多的海盗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巨大的财富回报。1689-1740年间,熟练水手的平均年薪大约15-33英镑,相当于如今的4000-8800美元。而一次成功的劫掠,就能让一名海盗获得价值数百磅的财物。1695年,亨利·埃弗里的海盗船队在某次劫掠中就斩获了价值高达60万英镑的战利品,每一位海盗成员可以分得1000英镑的贵重金属和珠宝——相当于熟练水手干上40年才能挣到的钱!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海上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法律都赋予了商船船长至高无上的权利。比如,海事法认定“干预船长惩罚船员属叛逆行为”。在这种毫无公平性的法令保护下,船长无视水手权益,动辄虐待甚至杀死水手的事件屡屡发生。苦不堪言、无处申冤的水手群体成了备受压迫的底层。
两方面结合起来,有着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多的金钱回报的海盗,对底层水手来说成了无法抗拒的诱惑。这是否会让你联想到水泊梁山的好汉们呢?
海盗宪章:激进的民主制度
人们往往会认为海盗群体是一个个无法无天、弱肉强食的人间地狱。但实际上,正因为海盗社区内充斥着各色人等,既有罪犯暴徒,也不乏普通社会中的赤贫底层,加之没有政府法律的保护,让他们有着强烈的动机去确保其社区内部的和谐。
海盗宪章是每一个新入伙的成员必须签署的重要文件。它起源于17世纪时西印度海盗所奉行的“协议条款”。这份宪章详细说明了他们的规章制度以及违反这些规章制度时将受到的惩罚。不仅如此,协议条款还对船长、舵手等关键管理岗位的选举与罢免程序、投票规则等进行了描述,当然也包括战利品分配制度这一核心内容。同时,还包含对公共物品使用权利的规定,也包括针对战斗致残的成员所设定的“社会保障”。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印度海盗将他们的协议条款以及他们的社会、组织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结果就出现了一个由习惯法和所谓“海岸风俗”(或者叫“牙买加纪律”)构成的元规则体系。
海盗宪章采取自愿签署的原则;船长通过“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形式产生,并且,对所有影响到团队成员的重大事务要单独进行投票。为了可以监管船长,海盗们要求拥有不受约束的权利,让他们能够以任何理由罢免船长。比如,本杰明·霍尼哥船长的手下们以“拒绝攻打和劫掠英国船只”为由将其罢免。为了分权,海盗们会单独选举舵手一职,负责分配口粮、评估和分发战利品、仲裁船员之间的冲突以及维护纪律。简言之,舵手是所有人的信托人,甚至可以说是罗马保民官(Tribune)的简单翻版,代表并维护船员们的利益。
有趣的是,海盗宪章模式的施行,比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还要早半个多世纪。而它所执行的分权思想,比英国《权利法案》的签署早了差不多十年,法国直到1789年,西班牙则直到1812年时方才出现。海盗们的民主是激进的,因为其分权是将“最高的权力……下放到团体中”,而非仅仅下方给一小撮贵族成员或者享有特权的政治菁英。历史学家休·兰金(Hugh Rankin)称其为 “接近无政府状态的民主”。
海盗旗飘扬:品牌建设
只要一提到海盗,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巨大的黑色旗帜,上面画着阴森可怖的白色骷髅头。紧接着,还会联想到一群衣衫不整、头发胡须纠缠在一起、满口黄牙参差、一脸凶相、狂妄叫嚣的乌合之众。
这些都没错,但它们其实都是海盗组织有意打造的形象。事实是,海盗们并不喜欢打斗,即使是面对着手到擒来的目标猎物,他们也不乐意开战。毕竟,如果靠吓唬吓唬就能让你乖乖投降,又何必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呢?一位被俘后释放的商船船长记叙道:“他们释放我的时候送了我一些衣物,比我这辈子穿过的都更好、更体面。”
骷髅旗又是西印度海盗的伟大发明,它还有个名字叫“快活罗杰”(Jolly Roger)。海盗们巧妙地用这面旗帜和自己令人望而生畏的造型催生出残忍而疯狂的名声,并以此“蜚声”海上世界。这中名声渐渐成为了海盗的“品牌”,使得他们劫掠行当的收益效率得以提高。彼得·里森则一一对照,以廉价磋商、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等经济学术语及原理进行了解释——与现代企业在打造品牌时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别无二致。
同攻同酬,论功行赏
关于海盗,你不知道的有趣事实还有很多。比如,海盗们不仅不歧视黑人成员(注意这是十八世纪),还给予他们同等的权利;海盗的成员绝大多数为自愿加入,除非逼不得已,他们非常不愿意强迫他人加入;海盗有详细且完整的制度细则,确保“同攻同酬”,并且以民主方式来规定各个“头目”的分配比例……
The Invisible Hook:不仅是个谐音梗
该书原名的主标题是《The Invisible Hook》(看不见的钩子)。钩子,是著名海盗传奇角色胡克(Hook)船长的那只钩子手,也是他如雷贯耳般江湖花名的来历。更重要的是,该标题呼应了“the invisible hand”这一自由市场主义者的核心信仰——彼得·里森毫无疑问也是该学派的忠实追随者。作者的撰写方式也非常有趣,全书以“黑胡子教授”讲座的形式展开,并在每一讲中都列有推荐书单,涵盖了麦迪逊、哈耶克、孟德维尔、霍布斯、布坎南、拖里森、图洛克等人的经典著作和文章。
自由市场主义者相信“看不见的手”。对国家政府的调控,尤其是出于所谓“道德”理由对市场的干预抱持警惕的态度。作者指出,“人们的动机高尚与否往往和其动机所产生的结果高尚与否没有关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完全反向的关系。”
回归市场规律,健全立法,完善所有制,设立有利于全体市场参与者的分配和激励体系,剩下的交给那只“看不见的手”——这是《海盗经济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