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渣男!”
第四次问起对汤姆的看法时,闺女还是满脸不屑地抛出这句评价。对此,熊孩子汤姆大概会毫不在意,马克吐温大叔想必也一笑置之,我却有些哭笑不得。和孩子共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以来,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还真不少。
马克吐温约一百五十年前创作的这本小说,现在很难让孩子们有共鸣了。原因当然在于童年经历的大相径庭。对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汤姆的许多经历都能够唤起共鸣。上树掏鸟窝、下河抓泥鳅,和街坊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或是在知了声声叫着的漫长暑期,吆三喝四地去林间旧地冒险,所有这些,和汤姆的童年乐事比起来虽不尽相同却也异曲同工。如今孩子们没了许么多闲暇时光,也少了些可以成天泡在一起的小伙伴。即便假期旅游,也最多是随家人去别处当几天游客,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至于冒险这种事,恐怕只能在电子游戏和动漫视频中体验了,既无法把皮肤晒得黝黑,也不能留下可以炫耀的小疤痕……
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可以放大共情。但这本书却是一部典型的“男孩读物”:男孩子们是主角,故事情节围绕他们展开,角色刻画更是事无巨细不吝笔墨,拉远了与女性小读者的距离,也难怪闺女只剩下对汤姆的“渣”印象深刻了。
她的评价其实不无道理:汤姆刚对艾美表白没多久,就被镇上新搬来的贝琪迷住,几次三番大献殷勤——抓住机会就在贝琪面前耍宝,还替她挨了老师一顿教鞭,甚至贡献出自己视若珍宝的铜把手讨其欢心…… 艾美呢?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凡此种种,让这位六年级的女性小读者愤愤不平可一点儿不冤。
渣男称号汤姆大概还不够格,但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孩”。频频逃学、动辄打架、编起瞎话来一套一套的汤姆,经常骗得波莉阿姨五迷三道,诈死戏码更是赚足了全镇的眼泪。但也是这个“劣迹斑斑”的汤姆,凭着机智和坚强,带着贝琪从迷宫般的地底洞窟里逃出生天;更不用说他违背毒誓,冒着“不出两天就得死在印第安·乔的手里”的风险,在法庭上挺身而出,把酒鬼波特从绞架的套索里救了下来。
我试图为小汤姆扳回点儿评分:“挽救了两条人命,难道不比背叛艾美重要多了?”
“好吧好吧,他正直勇敢,但也还是个渣男。”小丫头退了一步,但还是不依不饶。
在我看来,这样的观点未尝不可,甚至值得鼓励:比之于完美的美国队长,一个虽然全身毛病,内心却依旧闪烁着聪敏和正义之光的小机灵鬼,哪一个更真实、更有血有肉、更能让我们喜爱呢?
小说的结尾,马克吐温写道:“因为这确实是个儿童的故事,所以写到这里必须搁笔……”,作者很清楚“写青少年得见好就收。” 我则建议女儿,将来长大成人,真正了解“渣男”的含意后,可以再重新读一读这本书,或者续写出汤姆索亚成年后的故事。我想知道那时在她的笔下,汤姆会变成一位真男儿,还是一个假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