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家父素来在一些问题上和我有意见分歧,比如中医中药、东西方关系以及对国家发展历程的看法。不消说,全是禁忌话题,稍有阅历的人都不会轻易触及。即便亲密如父子,由于观点和理念上的分歧,也常常为这些吵得不可开交,谁都无法说服谁。一个不小心就把饭后闲聊变成激烈辩论,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父亲年过八旬,生于解放前的农村,靠自己努力考去北京念书。他经历过新中国以来的历次运动,熬过十年浩劫,也赶上了改革开放。亲历过这一切,怎么竟然还会为那个物质匮乏、国力贫弱的公有制时代辩护呢?正是这个疑问让我开始阅读阿列克谢耶维奇写的这本《二手时间》

原汁原味的访谈

《二手时间》是一本访谈录,受访者包括十数位不同年龄、职业、民族、信仰的前苏联公民:有临近生命终点的老人,他们经历过二战,总念叨着*“我们打赢了纳粹啊”,然而,语气却各有不同,有人自豪,有人惋惜,有人困惑……另一些也年长的,把青春奉献给了斯大林时代的工厂和集体农庄,“那是多么强大、多么伟大的一个国家”,回过神来的时候,准保跟着一句:“就这样没了……”*。

从赫鲁晓夫时代走过的人,会津津有味地讲述「厨房里的谈话」,穿插着一些经典的苏联冷笑话。这些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冒着风险偷偷传阅禁书,聚在一起听外国电台;他们聪明、克制,也激昂、勇敢;他们涌向红场,手拉着手扛下军警的棍棒。终于,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送走了极权的苏维埃。

崩溃

紧接着,国家崩溃了。

“厨房的水龙头坏了,我们叫来水暖工,发现他们都是博士。”“他们拿走了一切没有钉死的东西,集体农庄的主席拿得最多。”这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时代。无数人陷入贫穷失业。大学教授、工程师、前国企干部、前国家公务员们打起了零工,摆起了地摊,要么就奔波于边境,加入倒爷大军,因为“金钱不喜欢怜悯和自尊”,更因为人总要活下去。

前苏联的消亡带来了更为可怖的问题——战争和恐怖袭击。德涅斯特河左岸冲突、塔吉克斯坦内战、车臣战争、莫斯科地铁炸弹恐袭…… 亲人分离、暴力流血、死亡、死亡,数不清的死亡!这次不是为了对抗纳粹,而是曾同为一国的人们互相仇恨、相互屠戮。“可我们说的都是俄语啊!”“我这辈子只会打仗,别的都不会。”

分化

维嘉,一位哈萨克老人说:“俄罗斯的生活就应该是不幸的、贫寒的,那样灵魂才能高尚,它的意义就在于它不属于这个世界,越是肮脏和血腥,灵魂越能得到自由……” 类似的话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过,苏联历史上的很多文学家也都说过。难道贫苦、动荡、战乱竟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宿命?

当然不是。也有人在这一连串动荡的日子里飞黄腾达,变成大款、富翁、财阀、寡头——*“我们国家又出现了王公贵族和农奴民众。”“那些埋头读书、梦想像契科夫的海鸥一样飞起来的人们,已经被不读书就可以飞翔的人们取代了。”*但阿列克谢耶维奇没有采访他们中的任何一位。

和解

其实从很久以前我就开始读这本书了,但直到最近才全部读完。它太沉重、悲伤,让人只好读一阵歇一阵,缓缓劲儿。读罢后记,才知道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位女性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二手时间》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普通人口述的历史。对我而言,正因为如此,它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拉近了我和父亲的距离,让我能够触碰到他的生命体验,瞥见他曾有过的青春,了解他内心的担忧和期待。那些话题不再是禁忌,我们终于可以理解对方,并非从说理的层面,而是从情感的层面——这才是家人之间最最重要的东西。